因人施教
浅谈老年大学国画教学体会
国画教师 姜丹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身体力行尊老敞老爱老助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就“尊老”发表重要讲话,对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高略远瞩的重要论述和设计规划。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他把“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当做课题之-一,明确提出“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确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一大批老年人在全面小康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老年大学国画专业的教学,深知国画是老年大学比较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更是比较难学的专业。根据六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老年学员的学习情况,总结了以下几个难点。第一,学员之间的文化水平、社会阶层、个人修养等存在明显差异。有当过领导教师技术骨干的,也有普通工人和个体经营者,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多有差异。第二,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亳无绘画基础的,也有具备数年笔墨功底的,但大多数没有基础,借从头开始。第三,老年人大都有记忆力下降、琐事烦冗、力不从心等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都给课程设置、教学等方面带来- -定难度。如何克服这些难点,能让大多数学员学有所得,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坚持“因 人施教”的原则。对此,我有四点体会。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老年大学国画课程的设置,要打破因“人”施教的传统观念。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内容上不宜复杂,繁琐,应先从花鸟画开始。因为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学习效果。花鸟草虫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故学起来方便。
二、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是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可以让老年人一目了然,提高学习热情。因老年人记忆力差接受新事物慢,故教学内容要精而细,以点带面。例如:教学花鸟画中,老师在讲授完概论、工具造型、笔墨的基础知识后,可选择从藤本植物开始,因其较为常见,易于接受。在课程设置上,也要从较简单的内容开始。如画葫芦用笔简单,笔触较大,三两下就能画成,老年人初学易掌握,易产生成就感。画好了葫芦,再讲葡萄、丝瓜的画法就容易得多,因它们除果实不同外,其他基本一样。学习丝瓜花的画法时,也可将其与相似的牵牛花、凌霄花串起来学,应用承上启下的方法,学员学起来比较轻松,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注重课堂示范。我会每堂课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理论进行讲解。我认为老年书画教学不是单一的理论宣 讲,而是理论指导下的操作实践课。所以,讲课内容宜少而精,言辞要通俗易懂。示范过程要清晰准确并控制好节奏,对接受能力弱的学员要有耐心,要多示范,反复示范,尽量让学员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四、适当加“压”。有些老年学员学画,只是觉得课堂上听课比较有意思,听听就行,我又不想成名成家,所以就养成了不愿画不动手画的惰性心理,学习绘画就特别困难,其实这是不了解画技成长进步的规律。老师课堂讲,学员到家要经常练,反复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一些开导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画画的乐趣正是贯穿于作画的过程之中,是一种苦中寓乐的活动。然后适当布置作业,每次都做点评,以鼓励为主,并从中适当增加压力。学员共同提出意见,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据我观察,这样做反而受学员欢迎,学习氛围越来越浓,作画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学习兴趣有了,画得多了,学员往往会有一种表现欲望。这时,老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类书画展。经过几年的学习,绘画技术大多有程度不同的提升,不少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加人了老年书画协会,成为县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书画会员。
以上只是个人教学过程中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仅以老年绘画教学的特色而论,并不全面。但面对老年学员这一特殊群体,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还是颇有成效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愿天下老年人晚年生活充满活力,愿老年大学书画艺术之花越开越绚丽。
上一篇: 舞蹈老师真挚絮语
下一篇: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